最新资讯

国际艺术家单虹先生

发布时间:2018-04-24

儿时学画,受家父影响,伏案临摹、写楷隶、画素描,无论酷夏寒冬,自己始终非常热爱绘画。从幼时个人兴趣爱好到后来直至年长专业的定位,艺术已经渗透在我的血脉中从而不可分割。

游学欧洲多年,从摹西学到研西学,从初始时的迷懵到后来一路走来的清晰明辨,这个过程中,无论传统还是当代,我都积极接受并深研到底,从临池到油画又转向水彩画,最终被水彩的魅力而“拉下水”不能自拨。更诚然从没有放弃对水彩画一丝一毫的热爱和一点一滴的学习领悟。贯穿始终的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水彩画的“根”性到底是什么?最应该表现水彩画的风貌是什么样的?我重视写生并不是固守传统,西方艺术自二战后发展到今天的种种样貌、国情和社会现实,同人本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国际歌»是诞生在工业革命和生产资料过度分配的社会中,所以他们的艺术发展历程对于艺术的思考必然与我们的社会现实不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讯息的沟通便捷,这种资讯,尤其是思想和人文的沟通为人们打开了全新之门。这绝不是因为中国没有走过的道路就可以省略过去,他只能变成更好的借鉴和动力,这才是社会的主要出路。看到很多人在用更加抽象的语言符号描绘自己的身边事,我想,当下的艺术表现层面上,也许中国需要更多的“具象”来擦亮眼睛看世界。在还没有彻底实现文化自信的时候,太多的抽象和当代只会更加蒙蔽自己的双眼。

水彩画自传入中国起,就快速的并且高度的为中国人所接受。它材料和表现上的特殊性给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表现可能。我深爱水彩,就是因为它的不可确定和更多带有“偶然性”的当代意趣。水、色、形这三位一体的统一再现,是任何一个其它媒介所不具备的。用水彩描绘新红岛、新青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小时候望着西边的海岸线,看着木制的渔船在海里穿梭,也曾有过无数的遐想,但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站在红岛这片土地上拿起画笔来记录这翻天覆地的改革巨变。在挥毫泼墨的同时,更加感慨振奋于祖国的强大和沧海桑田的日新月异,让更多的不可能成为了现实!描绘红岛经济区、高新区,不是我的独创,但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展览会让更多的艺术融入到这片芬芳土地来,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爱这片热土!在这里的每一点变化都是我所关注的。游历在东、西方之间,毋庸置疑更愿意看到祖国和家乡的强大。多年来我的很多艺术活动都和这片土地有着紧密的联系。今天自己的个展能够落在红岛,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事!

大美红岛!醉行于水岸葱郁广厦林立间,挥写在姹紫嫣红丹青水色里!

 

衷心祝愿红岛更红,花香满径!